15教授5聲明回應馬英九:執政者刻意隱匿造成民主危機
2014年03月23日 18:42
▲15名教授舉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學術界回應馬英九總統記者會」。(圖/台大社科院學生提供)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台大、清大、交大、政大15名學者今天(23日)下午召開「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學術界回應馬英九總統記者會」,發出5項聲明,主張立法院應先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程序,再依此進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實質審查,並批評馬政府有隱匿重要國安資訊,刻意不為民眾所知之嫌,以及16場公聽會淪為政府政令宣導,「這根本不是馬總統所說的誤解,而是執政者刻意隱匿、不願與人民溝通對話的嚴重民主危機。」
五項聲明全文如下:
一、我們主張:立法院應先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程序,再依此進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實質審查。針對馬英九總統及江宜樺院長稱四階段完成監督條例立法程序,我們強烈質疑政府毫無立法誠意,因為要有監督機制法源,才能真正避免黑箱作業,執政黨對至關重要的根本法源如此輕忽拖怠,卻支持服貿協議三十秒硬行闖關,我們深表遺憾。
二、今天上午馬總統召開記者會,宣稱服貿協議將逐條審查、逐條表決,顯示馬總統對事件本質根本不了解。我們要求的實質審查,是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法源基礎,及資訊充分揭露下,於內政委員會中逐條討論、逐條審查,而不是如馬總統所言,經由張慶忠委員三十秒硬行闖關、送交院會,用此等背離民主程序的方式,踐踏台灣民主、漠視人民主權。
三、對於馬總統宣稱學生抗議是不民主行為,宣稱張慶忠委員違背民主的行為是不得已,我們提出嚴厲譴責。事實上,每天數萬在立法院內、外抗爭的學生和民眾才是真正的不得已。面對馬總統跨越憲政紅線,執政黨違背民主程序,企圖強行闖關服貿協議,欺騙台灣人民的作為,民眾若繼續任由執政黨為所欲為,正是台灣民主最淪喪、最黑暗的一天,馬總統的說法根本是非不分、黑白顛倒。
四、針對服貿協議資訊服務與二類電信開放引起的國安疑慮,國安單位已有機密報告露出,但馬總統在記者會中竟避重就輕不回應。事實上,國安單位已指出上述開放有資安與國安疑慮,顯見馬政府有隱匿重要國安資訊,刻意不為民眾所知之嫌。
五、馬總統稱外界對服貿協議有誤解。事實上,國內學者及眾多公民團體,在執政黨與中國黑箱簽訂服貿協議後,即對協議內容逐條展開研究,發現內容對台灣的國家安全、言論自由、弱勢產業、人民生計有很大影響,而政府部門完全沒有提出任何完整評估與對應方案,十六場公聽會也只是政府的政令宣導,所以對各界所提出的諸多疑慮,完全不願回應,這根本不是馬總統所說的誤解,而是執政者刻意隱匿、不願與人民溝通對話的嚴重民主危機。
15名出席學者名單如下(依姓氏筆劃排列):
王泰俐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
王麗容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兼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林宗男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林明昕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
林盈達 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林惠玲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兼社會科學院院長
邱榮舉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兼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柯志哲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洪貞玲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陳正倉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名譽教授
陳忠五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兼法律學院副院長
陳弱水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黃居正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
鄭秀玲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盧敬植 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副教授
王麗容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兼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林宗男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林明昕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
林盈達 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林惠玲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兼社會科學院院長
邱榮舉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兼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柯志哲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洪貞玲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陳正倉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名譽教授
陳忠五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兼法律學院副院長
陳弱水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黃居正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
鄭秀玲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盧敬植 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副教授
遍地開花》各大學學院院長批馬 踐踏台灣民主
〔記者蘇芳禾/台北報導〕針對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召開國際記者會,包括台大、清大、政大十多個學院院長、系主任一字排開,大動作召開記者會,質疑馬總統和執政黨毫無誠意,他們要求應該先擱置各項兩岸協議簽署,等相關監督機制完成後再行簽署。台大法學院副院長陳忠五表示,「我們認同馬總統說台灣民主法制不能輕易放棄,但顯然我們總統對民主法制的認知跟很多人不一樣」。
陳忠五表示,學術界希望兩岸關係發展,但應該是在兩岸人民可以享有民主法制水準的狀況下交流,綜觀整個服貿審議過程,並沒有對大陸提升,反而是台灣的民主法制水準落後了,在馬總統主政下,很多政府措施破壞權利分立,侵害人權,對立法權不尊重,對人民聲音過度忽略,作為法律學者,「我們建議兩岸應該在有效監督上有良性發展,應該透過立法的方式,讓兩岸交流法制化」。
陳忠五表示,學術界希望兩岸關係發展,但應該是在兩岸人民可以享有民主法制水準的狀況下交流,綜觀整個服貿審議過程,並沒有對大陸提升,反而是台灣的民主法制水準落後了,在馬總統主政下,很多政府措施破壞權利分立,侵害人權,對立法權不尊重,對人民聲音過度忽略,作為法律學者,「我們建議兩岸應該在有效監督上有良性發展,應該透過立法的方式,讓兩岸交流法制化」。
----目前現場已呈現較難以掌控的局面,請大家注意好人身安全,千萬別受傷了-------
和朋友打球,才發現原來光看FB知道的人已經那麼多,其實不知道的人卻還更多。
他知道我有在關心,他問我:「現在那些學生每個人都說反服貿,你可不可以告訴我,到底為什麼要反?」
我說國民黨草草一星期召開八場公聽會,還在不遵守程序的情況下在一分鐘之內就闖關,一點都不民主。「很多人都說是黑箱作業而反,可是假如是好的政策難道要每個人都通過才算數,那不是很沒效率嗎?」
「我承認如果是好的政策這樣真的很沒效率,可是一個偷偷摸摸通過的政策,我實在不相信會有多好。更何況,通過之後,直到今天政府的人並沒有對這件事直接回應。我也是這幾天才慢慢了解,其實我很期待也有支持服貿的人跳出來說話,但是鮮少有人出面回應,甚至超過五天才到現場聽學生的聲音,這不是一種傲慢嗎?」
「除了這樣,那協議本身呢?我在電視上幾乎沒看到內容的說明,我看電視上那些學生就這樣佔領立法院,不是太超過了嗎?其實很多人不看好這次的行動,吃早餐的爺爺也問我說他們到底是為何而反?」
我有點驚訝,但不算太意外。大部分人的消息來源還是從電視新聞取得,但為了收視率幾乎把焦點集中在攻佔的動作、現場抗議學生的組織上,幾乎沒看到利弊分析,而特定媒體不是沒報便是把焦點模糊,怪不得部分的人會覺得學生太超過,想得到客觀分析也找不到。
「嗯,當我們已經習慣的出版言論自由,被大陸的龐大資金投資收購了,就像今天的中資電視台一樣藐視正在發生的事,用報導議題模糊焦點,有一天我們是否真的會少了那些為在地聲音發生的媒體,成了統一論調的一言堂?就像現在無意間收看中天電視...等的民眾一樣,以為這就是事情的真相」
說這話的時候我有點難過,因為這次讓我感受很深的就是我將會不再相信那些報導出來的東西,盡信眼前聽到的一切,儘管那些如影隨形的存在我們的每一次呼吸。
「難道開放不好嗎?這不本來是自由往來市場的世代?」
「我支持開放,但有去比較協議就知道開放應該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尤其雙方的經濟規模已經差那麼多。大陸什麼不多最多的就是人跟資金...我很擔心資金比我們雄厚百倍的另一方,會在這塊小土地上大興土木、炒房,原來已經買不起房子的我們更買不起房子了,被遠方的有錢人把持自己土地上的家,感覺很遭。
還沒提到中國企業進駐後可能帶來更多黑心商品風氣,或是醫療資源被複製稀釋到對岸,台灣現在出生率都已經是世界最低邁向高齡社會,以後我們父母等的照護資源怎麼辦?甚至連銀行都被買走,把出口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喪失經濟自主權的的依賴...
現在我也再不相信GDP這些東西...政府總是放話說會成長幾趴,帶來的效應會成長多少多少...上升不應該只看數字,而是要看背後有哪些人會獲得幫助。台灣明明90%以上都是中小企業,但得利卻大部分是大型財團,因為他們更可以到對岸去設點的義無反顧...」
「可是大企業可以照顧很多人阿?」
「其實我很懷疑,這幾年什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漲,有很多大企業得到的收益會分給大家嗎?還是回到少部分人手上?想想看既得利益者總是會不自覺的鞏固既有的優勢....
「我覺得還是要回到一個問題,就是台灣的人要自己爭氣阿!假如你有很大的競爭力那再多開放也沒問題吧?」
「其實我是真的贊成人人都應該提昇競爭力以應付這個全球化時代。
但是現在大陸企業正在買全世界,我相信光資金他們就可以買下整個台灣。大陸不只是一個巨人,而且還是個....呃..很難令人理解的巨人...
我們台灣人到大陸不一定拼的過大陸商人的潛規則手段,技術還被外流稀釋,大陸不就以複製出名,到時他們還有資金,學會之後不就用規模優勢把我們一腳踢開了嗎?尤其台灣跟大陸製造產業相似性那麼高,台灣人的優勢很難在對方資金這麼猛的情況下,還能全身而退,我們可能還沒開始競爭就輸了..
就像香港,這幾年強烈人才外流,本地增加的工作機會全都是低薪水高替代性的,台灣的勞工比的過對岸的廉價優勢嗎?當人才外流我們原來的台灣文化獨特性又要如何保住?」
「唉...那政府就應該創造一個好的環境讓大家都願意留下來打拼阿....」
「我知道阿,這..這就是現在政府已經做不好的地方,現在還再加上不作功課的做這個協議..」
聊完這些,其實心情是有一點沮喪的。一個人的力量我不知道多大,我也只能盡自己的力量讓周圍的人多一份進一步了解的機會,包括自己也正慢慢學習。
但是,即使再了解多一點,多傳遞一些都好,請不要覺得現在這件事並不會立即影響你便漠不關心,幾年內它都是有可能發生在我們周遭的事。
然後,當了解過後,上街過後,如果你同樣認為需要更多的審慎考量,該如何堅持我們的立場讓更多人聽見,造成更包容的改變,是下一步最重要的事。
--這是我的立場,我也正慢慢建立我的觀點,如果有更好意見的人們也歡迎一起交流。
這幾個連結可能讓你再多了解一些:
【對不起,不再袖手旁觀了--一位企業主眼中的服貿】
http://goo.gl/fEkNjm
【簡單瞭解服貿協定】
http://www.slideshare.net/hungchengtu/ss-24730814
【為什麼服貿不該草率被通過】
http://www.wetalk.tw/thread-10607-1-1.html
和朋友打球,才發現原來光看FB知道的人已經那麼多,其實不知道的人卻還更多。
他知道我有在關心,他問我:「現在那些學生每個人都說反服貿,你可不可以告訴我,到底為什麼要反?」
我說國民黨草草一星期召開八場公聽會,還在不遵守程序的情況下在一分鐘之內就闖關,一點都不民主。「很多人都說是黑箱作業而反,可是假如是好的政策難道要每個人都通過才算數,那不是很沒效率嗎?」
「我承認如果是好的政策這樣真的很沒效率,可是一個偷偷摸摸通過的政策,我實在不相信會有多好。更何況,通過之後,直到今天政府的人並沒有對這件事直接回應。我也是這幾天才慢慢了解,其實我很期待也有支持服貿的人跳出來說話,但是鮮少有人出面回應,甚至超過五天才到現場聽學生的聲音,這不是一種傲慢嗎?」
「除了這樣,那協議本身呢?我在電視上幾乎沒看到內容的說明,我看電視上那些學生就這樣佔領立法院,不是太超過了嗎?其實很多人不看好這次的行動,吃早餐的爺爺也問我說他們到底是為何而反?」
我有點驚訝,但不算太意外。大部分人的消息來源還是從電視新聞取得,但為了收視率幾乎把焦點集中在攻佔的動作、現場抗議學生的組織上,幾乎沒看到利弊分析,而特定媒體不是沒報便是把焦點模糊,怪不得部分的人會覺得學生太超過,想得到客觀分析也找不到。
「嗯,當我們已經習慣的出版言論自由,被大陸的龐大資金投資收購了,就像今天的中資電視台一樣藐視正在發生的事,用報導議題模糊焦點,有一天我們是否真的會少了那些為在地聲音發生的媒體,成了統一論調的一言堂?就像現在無意間收看中天電視...等的民眾一樣,以為這就是事情的真相」
說這話的時候我有點難過,因為這次讓我感受很深的就是我將會不再相信那些報導出來的東西,盡信眼前聽到的一切,儘管那些如影隨形的存在我們的每一次呼吸。
「難道開放不好嗎?這不本來是自由往來市場的世代?」
「我支持開放,但有去比較協議就知道開放應該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尤其雙方的經濟規模已經差那麼多。大陸什麼不多最多的就是人跟資金...我很擔心資金比我們雄厚百倍的另一方,會在這塊小土地上大興土木、炒房,原來已經買不起房子的我們更買不起房子了,被遠方的有錢人把持自己土地上的家,感覺很遭。
還沒提到中國企業進駐後可能帶來更多黑心商品風氣,或是醫療資源被複製稀釋到對岸,台灣現在出生率都已經是世界最低邁向高齡社會,以後我們父母等的照護資源怎麼辦?甚至連銀行都被買走,把出口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喪失經濟自主權的的依賴...
現在我也再不相信GDP這些東西...政府總是放話說會成長幾趴,帶來的效應會成長多少多少...上升不應該只看數字,而是要看背後有哪些人會獲得幫助。台灣明明90%以上都是中小企業,但得利卻大部分是大型財團,因為他們更可以到對岸去設點的義無反顧...」
「可是大企業可以照顧很多人阿?」
「其實我很懷疑,這幾年什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漲,有很多大企業得到的收益會分給大家嗎?還是回到少部分人手上?想想看既得利益者總是會不自覺的鞏固既有的優勢....
「我覺得還是要回到一個問題,就是台灣的人要自己爭氣阿!假如你有很大的競爭力那再多開放也沒問題吧?」
「其實我是真的贊成人人都應該提昇競爭力以應付這個全球化時代。
但是現在大陸企業正在買全世界,我相信光資金他們就可以買下整個台灣。大陸不只是一個巨人,而且還是個....呃..很難令人理解的巨人...
我們台灣人到大陸不一定拼的過大陸商人的潛規則手段,技術還被外流稀釋,大陸不就以複製出名,到時他們還有資金,學會之後不就用規模優勢把我們一腳踢開了嗎?尤其台灣跟大陸製造產業相似性那麼高,台灣人的優勢很難在對方資金這麼猛的情況下,還能全身而退,我們可能還沒開始競爭就輸了..
就像香港,這幾年強烈人才外流,本地增加的工作機會全都是低薪水高替代性的,台灣的勞工比的過對岸的廉價優勢嗎?當人才外流我們原來的台灣文化獨特性又要如何保住?」
「唉...那政府就應該創造一個好的環境讓大家都願意留下來打拼阿....」
「我知道阿,這..這就是現在政府已經做不好的地方,現在還再加上不作功課的做這個協議..」
聊完這些,其實心情是有一點沮喪的。一個人的力量我不知道多大,我也只能盡自己的力量讓周圍的人多一份進一步了解的機會,包括自己也正慢慢學習。
但是,即使再了解多一點,多傳遞一些都好,請不要覺得現在這件事並不會立即影響你便漠不關心,幾年內它都是有可能發生在我們周遭的事。
然後,當了解過後,上街過後,如果你同樣認為需要更多的審慎考量,該如何堅持我們的立場讓更多人聽見,造成更包容的改變,是下一步最重要的事。
--這是我的立場,我也正慢慢建立我的觀點,如果有更好意見的人們也歡迎一起交流。
這幾個連結可能讓你再多了解一些:
【對不起,不再袖手旁觀了--一位企業主眼中的服貿】
http://goo.gl/fEkNjm
【簡單瞭解服貿協定】
http://www.slideshare.net/hungchengtu/ss-24730814
【為什麼服貿不該草率被通過】
http://www.wetalk.tw/thread-10607-1-1.html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