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動保》別去海生館才對海洋保育更有幫助?

別去海生館才對海洋保育更有幫助?

【李柏鋒/財經部落客】2014/05/07


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去年,海生館將僅存的一尾鯨鯊野放,不幸的是在過程中鯨鯊兩次游回岸邊擱淺,最後在沒有生命現象的情況下,被拖到外海拋棄,或許心存不忍的人還會抱有一絲希望,回歸大海之後能逐漸甦醒或復活,但我想同樣也有人不忍鯨鯊再受任何折磨,希望鯨鯊早已安息。

今年,又有一尾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列為「瀕危物種」的鬼蝠魟進到了海生館,然後死亡。為什麼憾事一樁接著一樁呢?這或許要從海生館講起。就像電影「海角七號」著名的台詞「山也BOT、海也BOT」一樣,海生館就是相當知名的BOT案,但是很成功所以知名嗎?這要看從誰的角度來談這件事情。

海生館的研究部門,有館長和許多研究人員,隸屬於教育部,是國內海洋生物研究的重鎮,這是政府預算所支持的官方機構。但是水族館部,則是委外經營,目前由南仁湖集團的海景公司負責,無論是展示動物的引進、照顧和解說,以及門票、週邊商品的收入,都是海景公司的業務範圍。

所以海生館是不是一個成功的BOT案?對海景公司來說,有賺到錢,當然很成功。但是對研究部門來說呢?或許可以從這幾次的事件中看出端倪。海景公司為了吸引更多遊客,賺取更多門票收入,以教育展示的名義引進了企鵝、白鯨、鯨鯊和鬼蝠魟等明星生物,然而研究部門卻束手無策,等到出事了,始作俑者的海景公司毫不檢討,總是在輿論壓力之下被逼得非得站上火線遭受砲轟的研究部門,再怎麼檢討、反省其實也沒有用,我們只能看到稀有、珍貴的海洋生物依舊不斷的死去。
說是台灣海洋生物教育展示最重要的博物館,但是在這麼重要的使命之下,又是犧牲了多少生命所換來的,國人其實有權力瞭解真相。但是,海生館敢公佈嗎?敢不敢公佈每一個進入海生館的海洋生物,是來自於哪裡?是不是來自保護區,是不是以破壞性漁法捕獲?收購到展示的死亡率有多高?展示到死亡的時間有多久?如果我們在質疑放生團體放了一隻鳥可能背後的捕獵過程有十隻鳥的死亡,我們又怎能不去探究海生館的展示,是犧牲多少生命,而那些生命又來自何方?但是這些疑問,會有答案嗎?

因為如果不知道這些資訊,每一個去海生館參觀的遊客,其實就都成了幫凶,每個人掏出錢包買了門票,可能不見得真的有學到什麼海洋生物的知識或建立保育的觀念,但肯定都贊助了唯利是圖的商業展示,只是我們不知道我們所付出的幾百塊錢,後面代表的是多少珊瑚、多少魚的無辜死去。
...
鬼蝠魟當然相當具有吸引力,在白鯨死去一大半、鯨鯊也全數陣亡之後,海景公司大概為了今年夏天的票房而決定要先斬後奏,買了鬼蝠魟放到大洋池之後,才告訴海生館官方的研究部門,而海景公司卻只認為這只是通報瑕疵,一條生命的逝去依舊沒有換來商人任何檢討與反省。的確,生命等不得公文往返,但通報流程不友善可以改,而不遵照通報流程恣意引進生物的後果,不就是生物在沒有經過專業評估之下,就因為商業利益而無辜犧牲了?甚至海景公司也知道鬼蝠魟是相當不容易飼養的生物,但依舊在金錢誘惑之下鋌而走險。
去年的鯨鯊,又何嘗不是死在商業利益之下呢?海景公司眼見鯨鯊必須要野放,不再具有商業價值,於是野放過程草率,既不願意出資設置中繼站讓鯨鯊適應,野放之後也沒有追蹤觀察,更對鯨鯊的擱淺毫無準備,最後導致憾事。海景公司對著媒體開心的談論著鯨鯊一年多帶來了十幾萬的遊客,但是錢賺到荷包裡之後,卻不願意再拿出來,讓鯨鯊回到海洋的路上做好萬全的準備。

而海景營運之下的海生館,是否又真的具備了當初設立海生館所規劃的教育功能呢?如果遊客參觀完海生館之後,只是知道什麼魚可以吃,卻不知道自己所看到的那些魚是吃什麼的?只是把書上的照片、電視裡的影片以活生生的生物個體放在遊客眼前展示,換來一句「哇!」以及「這真的存在耶!」,然後開車到墾丁大街上依然大吃海鮮,自己結婚的時候喜宴出現魚翅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那海生館的教育功能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的確,教育是百年大計,無法一蹴即成,但是每一條生命的死活卻等不得。在展示生物來源資訊還沒透明之前,在海景公司依舊是海生館的經營廠商的現在,我們該做些什麼來幫助這些珍貴的海洋生物呢?你可以有你的作法,我也有我的作法,而當我們展開行動的同時,其實就是在自己的心中種下了一株保育的幼苗,這甚至不必去到海生館就能做到。畢竟,我真的不知道,是不是別去海生館才是真的對海洋保育更有幫助。




後記(5/8更新):
讀者回應提到,鬼蝠魟並非海生館刻意購買,而是為了救治受困定置網中而受傷的珍貴生物。引進過程歡迎館方或海景公司補充,這也是正是本文所呼籲的展示生物來源應該透明化,是漁民無償贈送或海景公司出資購買?是為了展示或是為了救治?而我想更應該告知大眾的是鬼蝠魟的死因,相信這才是真心關心鬼蝠魟的人會在乎的資訊。


本人認為鬼蝠魟的引進是商業展示為目的,判斷依據有三:1. 以海景公司不願出資對鯨鯊野放做萬全準備的前例,很難相信他們會救治海洋生物而無商業考量,尤其引進的運送過程成本已經不低。2. 鬼蝠魟市價雖不高,但亦非全無經濟價值,漁民沒有無償贈送的理由。3. 館方曾經回覆網友沒有野放規劃,也想在生物多樣性及數量上保持展示水準,顯然引進目的並非短期救治,且若真的只為了救治,也不應將鬼蝠魟置入干擾較多的展示大洋池。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